首頁 /信息公開 /政府文件

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政府工作報告的通知

時間:2023-01-20 10:44:22 來源:區政府辦 瀏覽次數:

各街道辦事處,政府各辦局、直屬事業單位及各相關單位:

現將楊海三區長在西崗區第十九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

2023119


大連市西崗區政府工作報告

——20221228日在大連市西崗區第十九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區長 楊海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我們欣逢盛世、喜迎盛會,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一年來,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落實“經濟要穩住、疫情要防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大連“三年過萬億”目標,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實現本屆政府良好開局。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穩增長、擴內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堅持“定了干”、精準“算了干”,經濟工作調度有力有效,全區經濟穩增長的基礎更加牢固,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億元,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和一次性因素影響,可比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68.4億元,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正增長;實際到位內資112.57億元,增長14.9%;外貿進出口總額175億元,增長7.5%;城鎮新增就業12282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項目建設量質齊升。堅持項目為王,謀劃招引、落地建設、服務保障一體化推進,全年謀劃500萬元以上項目134個、總投資規模約872億元,億元以上開復工項目、新開工項目序時進度均處于全市前列。大船集團全球首艘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原油船正式交付,三十七相文旅科技產業園投入運營,地鐵5號線試運行,熱電管網改造、森林動物園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等項目有序推進,開通5G基站561個。爭取中央資金3.5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2億元,有力促進了投資穩定增長。

消費活力加快釋放。舉辦“GO購西崗樂活節”系列活動14場,承辦大連市海洋文化節,推出中日韓文化展覽等文旅特色活動。恒隆廣場新引入12家一線品牌大連首店,麥德龍賣場全新布局,奧特萊斯濱海商業街區等特色街區提檔升級。新增外貿企業106家,中服免稅店、韓國貿易館、俄品多三家企業實現日韓俄商品跨境電商銷售。西崗商業發展宣傳片精彩發布,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城區山海之魅、人文之盛、繁華之美。

政策措施釋放紅利。出臺《西崗區促進經濟穩增長扶持獎勵暫行辦法》,實施財政、金融、?;久裆?span>30項一攬子穩增長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和各項扶持政策,全口徑增值稅留抵退稅17.8億元,減免小微企業“六稅兩費”1200余萬元,兌現區級政策扶持資金1930萬元,幫助企業申請遼寧省海洋經濟發展專項扶持資金1520萬元,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全年新入庫核算企業41家,新增市場主體5284戶,企業5年來首次凈流入,實現增量提質發展。

(二)著力挖潛能、添動能,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資源挖潛成效顯著?!叭帧苯ㄔO被市政府列為重點工作,高位謀劃、市區聯動、專班推進,城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邁出堅實步伐。鳳鳴街歷史風貌區街保方案、一二九街風貌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扎實開展;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成立市級工作專班有序推進;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開工建設,承載著大連記憶的百年老街即將煥顏新生。信達水產、豐元小區西側地塊完成收儲,衡器廠、鐵路西貨站等地塊盤活取得進展。201路有軌電車沿線升級改造整體規劃、街區建設、道路維修等工作穩步推進。推動招商項目與閑置樓宇盤活精準對接,盤活閑置樓宇、門頭房等各類閑置資源5.4萬平方米,完成率全市第二。全面清查閑置國有房屋資產,盤活利用5.1萬平方米。

科創能力持續增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3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9家,雛鷹企業增至25家,首次成功培育1家瞪羚企業。企業5項產品榮獲省“專精特新”稱號,2家企業獲評省專精特新“小巨人”,

大連船用推進器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大工—西崗科創產業園入駐企業達到50家,大連大學—西崗科技園五四路園區落成啟用,大工—西崗科創產業園和大連創谷匯雙創產業中心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大船工業互聯網、船柴“雙燃料”綠色車間等項目助推“老字號”轉型升級。新組建省級實質性產學研聯盟6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28.7億元,同比增長21.88%。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為3.45%,分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360.43個百分點。

金融支持加力提效。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系統大連服務基地落戶,三大證券交易所實訓基地齊聚西崗。大連基金產業園掛牌運營,有力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在全市率先設立區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首期規模2億元,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取得突破,幫助8家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2700萬元。不斷創新擔保模式,區擔保公司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貸款3980萬元。

(三)著力抓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有效釋放

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實際網辦率達到87%?!耙患乱淮无k”事項增至171個,401項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容缺受理,185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接“燙手山芋”,專解“急難愁盼”。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入企服務1850家,解決問題160余個。全面推行市場主體歇業制度。企業注銷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信用監測綜合指標居全市前列。

深化改革步伐加快。事業單位及街道調整優化工作取得成效,新成立城市更新事務中心和大數據中心,機構設置更加優化,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組建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資本向公共服務、產業園區、新興產業等行業領域加大投入,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區屬國有企業。創新建立財稅警常態化合作機制,形成預防和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工作合力。

招商引資再結碩果。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對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開展招商活動210余次,懿喬光伏投資等80個項目成功簽約,遼寧電投新能源等73個項目順利落地,新增中紡天澤區域總部、農本集團大連總部等總部類企業30余家,3個“飛地經濟”項目落地開工。深化與上海長寧區、沈陽皇姑區合作交流,商貿合作、產業對接、社會治理等領域聯系更加緊密。新型合作與對口支援工作扎實推進。

(四)著力強功能、提品質,城區環境持續提升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創新采用工程總承包加運營(EPCO)模式,實現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施工、管理一體化,累計改造老舊小區75.51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2809戶,香川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被推選為2022年度省級老舊小區改造示范項目,金海西園老舊小區改造獲評2021年度省級綜合示范項目和完整社區示范項目。長春花園小區成為我市唯一一個推行連片加裝電梯的試點小區。物業管理實現全覆蓋。完成9萬余戶天然氣置換、24條道路及市政配套設施維修、25個公廁改造。北京街農貿市場完成標準化改造。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大力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排查整治暨拆違控危治亂“百日攻堅行動”,“一樓一策”整治隱患自建房,拆除違法建設1.6萬余平方米。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完成200余個地埋式垃圾桶“撤桶并點”改造,增設垃圾分類架200個,完成7個小型垃圾轉運站改造。加大綠化養護力度,栽植花卉12.5萬株,補植灌木5062株,新建口袋公園12個,花園巷口袋公園被列為全市經典示范案列。環境衛生質量監測在中心城區位列第一。

生態環境常抓不懈。大力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信訪案件銷號建檔和復查回訪工作全部完成。加強大氣污染源頭管控,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加大重點涉氣企業監管力度,實現排污許可質量審核全覆蓋,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于全市前列。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完成傅家莊公園泄洪口和香爐礁、沿海街泵站設備更新改造,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100%。

(五)著力兜底線、增福祉,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就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招聘活動29場,推送就業崗位信息4950個。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設家庭服務、網絡電商等免費技能培訓班20期。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幫助952名就業困難人員圓了“就業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持創業帶頭人224人,審核發放穩崗就業補貼2359萬元。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欠薪線索按期辦結率100%。

民生保障提標擴面。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居家養老服務提升試點行動,推進1個區級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5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新增400張家庭養老床位。大力推進老齡工作,香川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落實低保、特困家庭提標工作,發放低保、特困供養等各類補助近1600萬元,街道層面全部建成社會救助和社會工作服務站?!凹t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深入開展。殘疾人服務保障精準實施?!耙唤忠黄贰蓖艘圮娙朔毡U象w系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退役軍人事務局被評為全省退役軍人工作模范單位。認真落實“保交樓、穩民生”工作部署,制定完善“一樓一策”工作方案,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百年港灣、香周首府2所配套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6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增加普惠性學位1045個,普惠性學位數占比達到89%。完成4所學校操場及部分設施改造,智慧教室實現全覆蓋。577門“趣成長”特色課程深受學生喜愛。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大連市第三十七中學獲評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區工作經驗入選國家推廣清單。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改擴建。建成全市首個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成人疫苗預防接種門診。高質量舉辦“樂享西崗”系列特色文體活動,區文化館獲評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彀鍟盾娞栢诹痢啡雵谑弥袊嚹档お勎膶W獎、表演獎。體育競技再獲佳績,區擊劍隊在中國擊劍俱樂部聯賽中位列獎牌榜首位。

(六)著力抓安全、防風險,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安全防線筑穩筑牢。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細化制定五十四項具體工作舉措,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實施場景化全鏈條監管機制,引入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參與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特種設備、道路交通、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防范工作有效落實。實現山林防火重點區域水源全覆蓋。完成4處擋土墻治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深入落實,為全市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出重要貢獻。推行社會治安“最小群防單元”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工作任務。信訪工作成效顯著,重復訪各臺賬化解率均達到100%,進京去省訪案次和人次顯著下降,區委區政府信訪局榮獲全國信訪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社會治理抓細抓實。完成社區優化調整,建立健全社區網格服務事項準入、聯席會議等制度,474名機關干部擔任副網格長,招聘社區工作者50名,增加社區辦公用房1500平方米,投入基層社會治理相關經費1.41億元,社會治理重心進一步向基層下移。強化住戶信息和政務數據歸集,基層社會治理綜合數據平臺建設有力推進。實現社區政務服務驛站和法治超市全覆蓋,全省首家社區法治超市在興業社區開業??焖倩貞?、有效解決群眾訴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獲評省先進集體,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中心獲評省金牌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林茂社區社會治理做法被人民日報大篇幅報道。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精準、快速有效處置了多輪疫情,優化完善、落實落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了各類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保持了經濟穩健增長的良好態勢。全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全人群接種率位居全市前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醫務人員沖鋒在前、社區工作者日夜值守、黨員干部帶頭拼搏、公安干警堅守一線、成千上萬的志愿者們默默奉獻、各行各業扛起責任,全區人民以實際行動詮釋的偉大抗疫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七)著力轉作風、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政治建設更加有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區委工作要求,確保了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依法行政成效顯著。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有效落實,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創新開展“領辦法治項目”100項,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獲評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6件。人民廣場街道成為全省首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

作風建設常治長效。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有效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強化執行能力,用數字說話、以結果交賬,行政效能不斷提升。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差旅、會議等費用,壓縮一般性支出4043萬元,把過“緊日子”要求落到了實處。

各位代表!2022年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最根本的是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思想上有了定盤星,行動上就有了指南針;最關鍵的是在區委的統攬全局下,我們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統籌推進“一軸兩灣三街四片區”建設,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在戰略上布好局、在關鍵處落好子;最難得的是在全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團結奮斗下,我們牢固樹立交賬意識,以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見效,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轄區各企事業單位,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以及所有關心支持西崗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具有引領性、支撐性的產業項目較少;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亟待加快,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民生領域仍然存在短板,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與群眾期待尚有差距;社會治理智慧化、精細化水平還不高;部分干部的服務意識、斗爭精神、創新能力與西崗高質量發展需要還不相匹配。上述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首戰之年和大連實現“三年過萬億”關鍵之年,也是西崗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推動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的重要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

2023年區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堅定信心,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認真落實區委十五屆六次全會工作部署,走好新時代現代化高品質城區幸福之路,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崗篇章,當好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優秀隊員,在大連“三年過萬億”和新時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2023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在實際工作中爭取實現7%的更好結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鎮新增就業12000人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內資、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市下達指標任務。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實施攻堅行動,奮力拓展增長空間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重大項目謀劃建設為牽引,持續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培育和打造經濟增長新的支撐。

加快建設重點區域。搶抓大船易地升級改造機遇,扎實做好搬遷舊廠區產業謀劃工作,積極推動漁輪公司等周邊配套企業完成搬遷。繼續做實長春路貫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東關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實現核心區域竣工,讓百年老街以嶄新姿態為城區發展賦能添彩。統籌謀劃、加快推進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整體包裝、聯動活化區域資源,重塑大連城市的原點形象。堅持風貌保護、文化傳承、功能重塑于一體,科學編制鳳鳴街、化物所等歷史風貌街區保護規劃。推進201路有軌電車沿線升級改造。增設“海上游大連”線路,優化提升南部濱海岸線。

積極盤活閑置資源。牢固樹立“寸土必惜、寸土必用、寸土不棄、寸土不閑”的理念,通過依法征收、合作開發、政策引導等方式,讓“沉睡資源”變“澎湃動能”。推動鐵路西貨站、信達水產等地塊掛牌出讓,加快星海綠山城南側聯通地塊、衡器廠地塊收儲。深化老工業遺存類資源轉型發展,推進英和水產制品廠等閑置工業廠房盤活。加快盤活閑置樓宇資源,推動凱旋商城C座、心族大酒店等閑置樓宇利用取得實效。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爭取、管好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加快推進“兩新一重”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補短板工程,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推進大同街地下人行通道支通道與主通道盡快連通,中心城區智慧停車、森林動物園二期表演場改造等項目開工建設,棒棰島食品集團地塊開發等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大大連基金產業園,推動新興產業和重大項目落地。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提升招商引資實效。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大小并舉、內外并重、量質并進,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提速提質提效。發揮商會、行業協會集聚優勢,做實以企招企、以商招商文章。將招商引資與閑置地塊、樓宇、廠房盤活緊密結合,破解招商引資要素瓶頸,實現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雙贏。發展總部經濟,拓展產業鏈條,大力引進高端商務、現代商貿、文化創意、金融服務、醫療健康等產業,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西崗。

(二)加快提檔升級,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強化工業支撐,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臺、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加強梯度培育,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雛鷹企業5家、瞪羚企業2家以上。高質量建設一二九街科技創新片區,推進大工—西崗科創產業園二、三期建設,做實大連化物所—西崗科創產業園建設前期工作,推動各種創新要素加速集聚,鼓勵以“帶土移植”方式一體引進項目、團隊和技術,加快打造高水平科創產業園和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

建設貿易強區。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打造核心商圈與特色街區互補、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商業發展模式,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創新奧林匹克、香爐礁等商圈消費場景,推動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支持各方力量開展社區商業化改造,推進標準化農貿市場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展“GO購西崗樂活節”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持續激發消費潛力。主動對接自貿試驗區、中日(大連)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引導企業用足用好RCEP政策,借助進博會、中日博覽會、遼洽會等平臺,開拓多元化市場。

壯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在醫療、養老、旅游、智慧停車等領域打造更多數字應用場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鼓勵大船、華銳重工聯合產業上下游企業和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發展都市型工業,謀劃推進都市工業產業園,支持華銳智能研究院等企業深耕工業互聯網,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預制菜產業,支持亞洲漁港打造中國海鮮預制菜第一品牌。

(三)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良好發展生態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營造干部敢為、企業敢干、地方敢闖、群眾敢首創的良好發展環境。

全面創優營商環境。大力倡導痛快辦事、公正服務文化,深入落實大連市營商環境升級三年行動方案,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網上辦理深度,開展“跨省通辦”服務,增加“全市通辦”事項,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由“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轉變。推進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落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和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拓展“證照聯辦”場景,積極營造公開、透明、便捷的市場準入準營環境。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全覆蓋。全面提升信用監管效能。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斷完善國有企業監管模式和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高效整合配置資源,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運營管理專業化水平,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成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公司,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通過自用、共享、調劑、出租、處置等多種方式,提升國有資產盤活利用效率。探索建立公共服務交易平臺,促進政府購買服務規范發展。依法依規推進集體企業改制。有效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落實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省、市、區配套措施,積極主動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深度對接轄區央企和市屬國有企業,努力實現更寬領域的務實合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推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全年新增市場主體力爭突破6000戶。發揮三大證券交易所服務基地集聚作用,健全政銀企長效對接機制,讓資本活水更多潤澤實體經濟。深化質量強區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公平競爭審查,促進市場主體公平有序競爭。

  (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建設幸福宜居城區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讓西崗之美處處可見、人人留戀。

完善城區功能。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合理確定更新單元和改造內容,集中連片實施,完成全部剩余111萬平方米改造。堅持老舊小區改造與基礎設施配套、電梯加裝、開放式小區圍欄安裝、農貿市場建設等工作同步推進,與“完整社區”創建、“精品社區”打造統籌實施,努力提高資源整合力度和利用效率,實現環境改善、配套完善、服務升級。做好市政基礎設施維修、道路養護等工作。提升專業化物業服務比例。深化業主議事機制建設。繼續推進公有住房出售和利用閑置樓宇、廠房、宿舍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

加強環境整治。常態化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拆違控危治亂攻堅行動,加強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努力在全市率先實現城市管理水平革命性變化。推動城市管理執法事項屬地化管理,充分發揮街道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依托自然風貌和現有資源,見縫補綠、筑景增綠,加強公共綠地養護,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微景觀。適時做好行道樹補植、建筑圍擋升級,提升城區道路整體景觀效果。

推進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統籌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餐飲油煙整治和道路、施工、裸土揚塵治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守護好西崗的綠水青山。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合理布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推進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加強高能耗企業和項目監督管理,支持企業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進公共機構節能降耗。

(五)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突出抓好就業創業。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做好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和落實,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能力。搭建人崗對接平臺,打造“樂業西崗”就業服務品牌,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0場以上,推動專場招聘活動“進校園、進園區、進項目”。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妥善化解勞動糾紛。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擴大家庭床位和適老化改造覆蓋面,升級改造區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高質量建設北海街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支持各街道通過自辦、合辦等模式建設社區食堂,擴大群眾家門口的公益性、基礎性服務供給。全面落實低保擴圍,加強動態監測,及時將符合低保標準的人口納入低保,做好急難臨時救助工作,確保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建立完善可持續的紅十字籌資機制,增強人道救助實力。強化殘疾人精準康復、助學等服務保障,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持續深化退役軍人“一街一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扎好做好優待撫恤和接收安置工作。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第一幼兒園升級改造和第九幼兒園異地建設,推進核心素養培養基地和教育示范基地項目,統籌推進鐵路站北保障性住房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推進學前教育“雙普”創建達標工作。優化城區教育資源配置,不斷提高“雙減”工作水平,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高中教育特色發展和示范性發展。堅持特教特辦,保障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持續推進“春暉工程”“領雁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設,打造高素質干部教師隊伍。

打造全市文化中心。實施文化惠民,舉辦“文化進萬家”“百姓大舞臺”“書香滿西崗”市民讀書季等公益性文化活動,升級城市書房。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推進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開展非遺進社區、進街區活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提升國有文化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水平。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傳承發展武術、健身球操、柔力球等民俗特色健身項目,辦好“區長杯”足球聯賽等體育賽事,謀劃建設奧林匹克運動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標準培育城市音樂館、城市美術館等文化產業園區,支持三十七相文旅科技產業園、逅庫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壯大。搶抓東關街、勝利橋北、鳳鳴街等歷史文化資源盤活機遇,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力爭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以上。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加快補齊托育服務短板。推進華廈眼科醫院建設,西崗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深化醫聯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分級診療承載能力。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成果。及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大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六)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投、力量下沉,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強化綜合網格管理,做到需求在網格中發現、矛盾在網格中化解、服務在網格中開展。提升社會治理智慧化水平,推進信息歸集共享,加強大數據運用,加快形成“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繼續推進“居民議事會”“評理說事點”“社區法治超市”建設,著力構建小區的事大家管、居民的事大家議、困難的事大家辦的基層治理模式。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推動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

維護公共安全。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特種設備、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防范和遏制安全生產事故。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強化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加強應急救援和救災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決筑牢食品藥品安全防線。抓好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依法嚴懲電信、養老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力促和諧穩定。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對信訪預警信息即時研判、快速處置。完善群眾訴求辦理機制,提高群眾訴求辦理效率,推動重復信訪案件、重點領域問題治理,批量化解重點群體訪、個體訪案件,強力攻堅“釘子案”“骨頭案”,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緊緊圍繞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堅持忠誠干事。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養成在吃透黨中央精神前提下開展工作的習慣,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堅持依法干事。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進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實效。加強審計監督、統計監督,主動接受輿論和社會監督,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深入推進“八五”普法。扎實開展“五經普”工作。

堅持高效干事。牢固樹立交賬意識,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抓落實,各項工作從頭抓緊,重大事項跟蹤督查,一天當作兩天用,兩步并作一步走,大干快干抓緊干,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干出精氣神,用我們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堅持廉潔干事。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強化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廉政風險防控。堅持過“緊日子”,加強預算編制源頭管理,強化預算執行剛性約束,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新增支出。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西崗的發展正處在克難攻堅、闖關奪隘的重要階段,前進的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只有大力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才能獲得發展、贏得未來。我們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把握重大節點,搶抓每個機遇,勇于接受挑戰,敢于攻堅克難,每一名干部都要當好拓荒者、成為實干家,用擔當和斗爭交出優異答卷、鑄就時代榮光。我們要堅定斗爭意志,磨礪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多想干得成事的辦法、不找干不成事的理由,勇于挑最重的擔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善于接最燙的山芋,在斗爭磨礪中打開事業新天地、書寫發展新輝煌。我們要增強斗爭本領,在實踐中積累斗爭經驗、掌握斗爭方法,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堅決摒棄一切明哲保身、得過且過、敷衍塞責、懶政怠政等消極行為,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

    各位代表!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區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奮力當好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優秀隊員,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品質城區建設而團結奮斗!


圖解:一圖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大連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11-82758892 舉報郵箱:dljubao@dlswxcb.com

西崗區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11-83615756 舉報郵箱:xgqwxb507@163.com

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網站主辦單位: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

技術支持:西崗區信息中心 遼ICP備19016233號-1

地址:大連市西崗區北京街77號 聯系電話:0411-83676999

您是第位訪客

網站標識碼:2102030006 站點地圖

遼公網安備 21020302000101號

色橹橹欧美在线播放